找到相关内容291篇,用时4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月溪法师:禅宗源流与修持法(一)

    心要。师曰:道无明暗,明暗是代谢义,明明无尽,亦是有尽。简曰,明喻智慧,暗况烦恼,修道之人,偿不以智慧照破烦恼,无始生死凭何出离?师曰:若以智慧照烦恼者,此是二乘小儿羊鹿等机,大根悉不如是。简曰...菩提,无二无别,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,此是二乘见解,羊鹿等机,大根,悉不如是。”简曰;“如何是大乘见解?”师曰:“明与无明,凡夫见二,智者了达,其性无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4042105.html
  • 人间净土思想与不二法门

    ,而对于“”的人来说,它就在近处,意为自净其心,净土即在眼前。他说:   人有两种,法无两段。迷悟有殊,见有迟疾。迷人念佛生彼,悟者自净其心。所以佛言:随其心净则佛土净。...后能够往生西方净。大乘佛典中的类似说法还有很多,如《药师如来本愿经》说药师如来的净土在东方,名净琉璃世界;《文殊师利佛土净严经》说文殊菩萨将来在南方成佛,其佛国名离尘垢心;《观世音菩萨受记经》说...

    杨曾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53542581.html
  • 草木有性与深层生态学

     包括有情与无情,这就是所谓佛性的“进”。 若就因位  德和断德的了因佛性和缘因佛性而言, 佛性只有属于有心的  有情; 又若就果位上缘了二佛性而言,佛性为觉了佛性,则  不但无情无佛性,众生亦无...如何看待万物等问题。 换  言之, 环保意识必须建立在伦理和哲学,再加上科学的辅  助,才能落实环保工作。 本文即是试图探讨佛教的自然观,  和西方最新哲学思潮──生态哲学──之间的关系。 第一部  ...

    释恒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4142786.html
  • 耕云先生:爱的人生(一)

    之路上,因、缘、果会不期而遇。的修行人,他深信因果,所以他逆来顺受,而且不再种不好的因。不明因果的人,于果又种下了因,甚至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。  在六祖法宝坛经,六祖惠能对大众开示说:‘自性...时代,人类文化活动的现象,与宗教是结合成一体的,没有宗教的情操、没有宗教的感情,就没有人类文化的发生与成长,当宗教文化衰微的时候,也是人类道德消失的时候。当人类在这个地球消失之前,一种反伦理、反人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5742877.html
  • 读唯识新旧二译不同论后的一点意见

    世亲自说如此,少物尚不许有,矧可以有为宗乎?又曰:若时于所缘,都无所得,尔时住唯识,离二取障故。世亲于唯识性刷洗得干干净净,不但所缘之境不容有,即能缘之智亦不容有,直得能所俱尽,二边全空,...圣谛有二种智。一者中,二者,中者,声闻缘觉智,者诸佛菩萨。善男子,知诸阴苦,名为中,分别诸阴有无量相悉是诸苦,非声闻缘觉所知是名。善男子,我于彼经竟不说之,新译之有作,只合小乘,而不知更有...

    守培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2543061.html
  • 恒河大手印释

    涅磐之法,无不一一契合于佛之如如妙智,更无一法能逾越此以外者。  大手印有数种,最上之大手印,即恒河大手印也。无须灌顶等修,但当恭敬礼拜,承事亲近于其师,或仅现于师之微妙身相,即能立得证悟,如此...手印也。至若大手印四瑜珈,以专注瑜珈入门,循序以进,拾级而上,依中道而证,系方便法门。原非大手印之真实处也。但真正之大手印,必须具备大成就之上师,与利根之弟子,非末法时期能办。四瑜咖是科学化、...

    贡噶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1643875.html
  • 楊仁山與現代中國佛教

    ﹕ 「淨土一門括盡一切法門,一切法門皆趨淨土一門,此是純雜無礙,利根所行之道也。」(「與李澹緣書」 p. 106 遺書九九九頁) 但是一般人(尤其是知識...居士界裏,也不過只有乾隆時的彭紹升(一七四○--一七九六字尺木,號際清)其人較夠水準而已。當時的一般佛教寺院,成為社會無依靠者謀生之處,也成為社會犯罪者的避難所[2]。佛教似乎已經失去了它的原始精神...

    藍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5143963.html
  • 阿底峡《菩提道灯》内容研究

    佛?  (四)菩萨律仪所依,需不需别解脱戒?  (五)未得金刚阿阇黎灌顶,可讲说密乘经否?  (六)梵行者可否受‘密’、‘’灌顶?   (七)未得灌顶,可否行密咒行?    现存译本,(10)首先......何以说下中上,利益差降故,布施者少利益,是名下,持戒者中利益,是名中,智慧者利益,是名,复次施报下,戒报中,报上,是故说下中上’。(73)这里正式提到了三士的名称、可资界说的特征、...

    张福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0143977.html
  • 禅宗六变——第五章 宋元明清禅──禅宗五变

    参禅不碍念佛。法虽二门。理同一致。之人,凡所运为,不著二谛。下之人,各立一边。故不和合,多起纷争。故参禅人破念佛,念佛人破参禅,皆因执实谤权,执权谤实,二皆道果未成,地狱先辨┅┅是故念佛参禅,各求...衰败阶段,禅宗也必然地跟著滑向下坡。所以正统化、模式化、文人化、综合化成为宋元明清四代禅宗的共同文化特征。正是在这个意义,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。本章之“禅宗五变”,也抓住此中心而展开。  世纪末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1543999.html
  • 净土法门实似论

    佛之理!极乐依正既然即我真心,则念佛即是念心,念极功纯,清净本心自然豁露,极乐依正自然显现,往生净果自然圆成,虽生而无生,虽无生而生。此乃法性极旨,非浅智所能解,乃所了悟。不见证穷法性之文殊、普贤...的“似”与底里的“实”之统一,虽然是净土法门的殊胜之处,但也因为其表面的诸“似”,往往使粗心人不究其底里之诸“实”,小瞧了它,甚而轻视、误解、诽谤这一法门。就像一个智慧深广的圣者,因为表面过于...

    佛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4245101.html